患抑郁已经几十年了,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先天的人格结构、气质类型及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父母过于严苛的教育,以及他们自己就缺乏爱的能力。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发作原因,总之从小到大都很不开心,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一直都特别的自卑、压抑、总是不断地自责,攻击自己,孤独脆弱,很难和人建立亲密关系。还有点双向,几十年来一直在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与情绪崩溃绝望地躺倒之间转换,十分痛苦。

这期间因为压力太大,曾经两次达到过精神分裂的状态,出现过幻视和幻听现象,当时吃过盐酸舍曲林,卡马西平,德巴金等,吃了四个月就没吃了,因为每天都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害怕会有比较大的副作用。现在放弃了工作,全职在家,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看各种各样的书,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佛教、灵修,感觉状态有所好感。虽然现在还会不时的陷入抑郁状态,但我对未来的痊愈很有信心,相信随着身体素质的逐渐好转,认知思维的改变,情况会越来越好。
个人感觉抑郁症还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的,锻炼身体很重要。当我疲劳或压力大的时候,非常容易进入抑郁状态,躺在床上动不了,前额昏沉,脑袋里全是负面念头,看着屋子很乱却没有半点力气去做,那种感觉挺绝望的。

现在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我认为认知疗法还是非常有用的。推荐大家看《走出抑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当下的力量》等书,可以关注张德芬,海蓝博士的微博,她们都是曾经得过抑郁症,经过多年的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的人,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她们的博客里会推荐一些书啊,或者课程,或者网站,有很多的有益的知识。
从我个人几十年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来看,抑郁症除了身体方面的生理基础以外,认知方面通常也存在很多错误的思维模式。比如思维模式比较负面,悲观,对别人不信任,经常会关注杯子里不满的那部分。

现在我学习到的几个重要经验是:
第一要活在当下。不要焦虑未来,追悔过去,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空耗能量,除了让自己不开心以外,对事情完全没有任何帮助。建议大家去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对我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是接受现实,不要活在头脑里。头脑是自我的产物,和生活和现实是脱节的,过于活在头脑里很容易产生妄想症之类的精神分裂症。我个人的经验,不建议大家去看那些过于神叨叨的灵修类的书籍,譬如《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还有《与神对话》《奇迹课程》以及什么靛蓝纪,什么大天使啊之类的,之所以会有一阵子得精神分裂症就跟看了这些书有关系。
第三要学会爱自己,宽容自己,宽容别人。不要太过追求完美主义,不要对生活要求太高。如果总是高标准严要求,而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又Hold不住,别人看到的世界可能有八十分,而你看到的只有四十分,自然就开心不起来了。
第四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别人,这个方面我还没有做到,可能能量还不足吧。
笫五锻炼身体,注意休息,别让自己太累,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