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失眠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综合起来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上讲,有工作压力、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民生产责任到人,工人流水线工作,白班夜班轮替,干部职称职位升迁、竞争上岗,以及同事、邻里、朋友间相互攀比等,无一不使人感到压力增大,情绪浮躁,从而出现失眠。主观上讲,一些躯体疾病,如神经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伴随失眠症状,年龄越大失眠发生率越高。许多精神方面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中,绝大多数都伴有失眠问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度饮酒、茶及咖啡,也可引起失眠。
有睡眠问题的人比较普遍,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在30%以上。资料显示,脑力劳动者容易失眠,主要是因为用脑过度使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打乱了脑组织中兴奋和抑制的协调性,使大脑的兴奋状态难以得到正常的修复和抑制。女性由于其生理特性等原因,比男性更易失眠。
失眠症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超过了30分钟仍不能入睡;睡眠易醒,睡得不深,半夜容易醒来,醒后不易再睡;早醒,有的人凌晨四五点就醒了,然后不能入睡。以上表现如果是偶然出现,则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每周超过3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且白天有头昏脑涨、无精打采等不适感,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交功能,则就是失眠症了。
由于工作压力、环境因素引起的失眠,可通过各种减压和调节自我,逐步适应。对于主观因素的失眠,可对症处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规范治疗。有些长期失眠的患者,对夜晚产生了心理负担。多次失眠之后,增长了对失眠的恐惧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越怕睡不好反而越睡不好。时间越长,负担越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使人绝望,甚至会产生自杀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