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睡前聊天 谨防“失眠”不请自来)
张叔张婶刚退休半年,老两口每天几乎从早到晚都待在一起。女儿小张发现,在白天的时候,即使两老经常待在一起,但也是在各自干家务活儿,很少有交流。但到了晚上临睡前,他们就会开始聊天,有时候甚至聊到半夜都不睡觉。由于张婶的睡眠质量欠佳,有时候躺下很久都睡不着,女儿小张担心长此以往会加重母亲的失眠问题。对此,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治医师曾亮表示,如果老两口多年来都喜欢在睡前聊天,那可能是他们本身自然形成的相处习惯。
睡前聊天易加重失眠
据了解,小张的父母在退休前都是上班一族,几十年来,通常都要等到忙完一天的工作与家务,夫妻俩才有空静下心来好好聊天。所以在退休后,老两口也延续着多年来在睡前交流的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睡前聊天不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而是近期才出现的,子女就要引起重视了。
曾亮介绍,一般来讲,若老人突然性情大变,做出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情,而且伴有记忆力减退的话,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子女最好尽快带老人到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另外,老人若在睡前1-2小时仍然继续聊天,会加重失眠问题。在此建议,老年人在睡前12小时内,应尽量将洗漱项目摆在活动重心,而非继续聊天思考,以免影响睡眠。
睡前聊不如提前沟通
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像张叔张婶这类偏爱在睡前聊天的老夫妻更好地调整沟通时间?曾亮认为,相对于单纯地要求老两口将聊天时间提前,子女首先要了解清楚两老选择在睡前聊天的动机。有时候,老人喜欢在夜间聊天,与子女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很多老年人的“心事”往往离不开家庭内部的重要决策问题。涉及子女的个人利益,又或者是需要子女参与到决策当中时,老人都会希望等到子女在场再加以深入讨论。
其实,沟通是最好的“安眠药”。曾亮建议,子女应及早与父母进行适当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可能他们就不需要在睡前思考难题而导致失眠了。(郭静)
|